無論聲音、表情還是肢體動作,它都是~語言

無論聲音、表情還是肢體動作,它都是~語言

~表達,來自日常的模仿與學習~

這兩三年因疫情,大人與小孩幾乎人人都戴著口罩。在口語的表達上雖可以從聲音中去聆聽與學習,但無法從嘴型去做模仿與練習。當觀察模仿的機會少了,再隔著口罩發音聲音有時也沒那麼清晰,於是在口語的表達上,就少了些臨場感。這時眼神與肢體動作,就是孩子日常中最常使用的語言。如何讓孩子在日常裡運用口語來做為表達,說話、唱歌、念繪本就非常重要。因為那是孩子獲得語言最珍貴的來源。

從小北鼻開始,語言的接收來自肢體互動中的連結,從聲音的聆聽裡吸收,在表情中學習喜怒哀樂。也從滴滴咕咕的學語中,讓無意識的發音開始進入有意識的學習。

 

~語言,溝通的橋樑~

語言,是人與人之間溝通重要的橋梁。即使是小北鼻也需要語言的互動,嬰幼兒日常生活的一切,都是透過「聲音與肢體動作」來與照顧者做溝通。在互動的過程中,嬰幼兒會與照護者發展出屬於彼此的語言來做為橋樑。如:春綠寶貝的肢體動作~抱抱拍拍。它是一種安心的語言;藍天的孩子從單一疊字的語彙(水水→喝水、汪汪→狗、答答→吃)開啟與環境事物的連結,再慢慢連結成小小的語句,如:喝水水、吃包包;而白雲的孩子從小短句(我要這個、這是什麼?一起玩好嗎…)逐漸轉換成成人式的語言(完整的語句)。語言的過程是一段模仿與練習的歷程,而各年齡層的孩子們,正從互動中開啟與語言的連結。

嬰幼兒從照顧者的口語中反覆模仿與學習,再將它內化用屬於自己的口語方式表達出來。所以每個嬰幼兒口語的學習速度與頻率皆不相同,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:只要互動持之以恆(跟寶貝說話、陪伴唱歌、唸唸繪本),孩子的語言會從中發展起來的。

 

~語言,是一種浸潤的過程~

瑪麗亞・蒙特梭利曾說過:「語言就像一塊海綿,必須透過浸潤才能吸收水分!」浸潤,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模仿與學習。當我們準備好環境,孩子就能從互動中模仿與學習,從教具的操作裡發現與練習,「口語的表達」會在探索中不斷地溢出,一字一句逐漸累積成完整的語句。所以每日的繪本分享,是中心非常重要的日常。透過聆聽學習完整的語句、透過視覺開啟想像空間,有時還會藉由動物模型當媒介,在一搭一唱的互動裡,享受繪本帶來的樂趣。

 

在夏綠蒂,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是我們努力的目標;優雅的肢體語言是我們引導的方針;讓嬰幼兒在預備好的環境成長,則是我們不變的初衷。

回最新消息
下一則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