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孩的學習,都是從遊戲中開始。一開始的互動都是用視覺做觀察,接著再一步步融入其中。而「遊戲」就是最好的代名詞,一聽見關鍵字:遊戲。在小小孩的心中就打開感官的樞紐,因為要開始玩囉!
~日常,是最棒的練習場~
當老師拿出籃子假裝是垃圾車準備收垃圾了,小小孩就會開始將地上的球或車撿起來放入籃子,收拾就在遊戲中完成;當要轉換環境一句:準備搭火車了。小手搭住他人肩膀在汽嗆汽嗆聲中前進,移動的過程彷彿乘坐一列小火車;當老師唱著:小腳腳打叉叉小手手擺腿上,小小孩就知道準備工作了。這些互動在小小孩的心中就像是一場遊戲,從玩樂中完成大人設定的目標。
~視覺,看見生活的亮點~
當孩子一睜開眼睛,就不停用視覺在搜尋,從觀察開啟一日的作息。窗外藍藍的天空,哇!有小鳥耶!在大碗公內滴入藍色的顏料水,霎那間水面浮現霧矇矇的雲朵,再滴入黃色的顏料水,原本藍色的雲朵變成綠色了。把小紙花瓣摺起來放入水中,花開的瞬間像是一場視覺饗宴。因為視覺看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亮點。
~觸覺,感受生活的變化~
水,是最好玩的教具。當小手碰觸的水,無論是洗手還是操作,都令孩子十分樂在其中。當小手擠壓海綿,水珠從指縫迸出。當小手抓握冰塊,手心的溫度讓冰塊變成滴滴答答的水滴,順著手心流下。一樣都是水卻有各種不同的觸感,讓孩子從觸覺中感受來自生活的變化。
~聽覺,聆聽生活的音調~
窗外風吹樹搖曳,偶爾夾雜幾聲鳥叫聲、摩托車呼呼聲、救護車歐伊歐伊聲,特殊的聲響常引起室內小小市集的關注,這是什麼聲音呢?也從聲音的聆聽中認識各式物品名稱,因聲音連結日常生活的作息。聽,這是什麼聲音?用遊戲的方式帶孩子們聆聽生活的音調。
~味覺,品嚐生活的美味~
吃,是很重要的日常。從完整的食物開啟「味道」的起源,因為是自己動手撕開或剝開、切開,當食物入口的那瞬間,美味就是食物的代名詞,因參與其中讓口中的味覺更添滋味。當孩子對食物沒動力時,就讓他/她自己動手試試剝切食物,過程會引起味蕾的跟隨,品嚐一口生活的美味。
~嗅覺,聞聞生活的氣味~
氣味因人而異,對孩子而言更為明顯。轉開瓶蓋嗯~這是什麼味道?環境中的嗅覺瓶、瓶瓶罐罐,瓶內的氣味會吸引孩子努力轉開或打開聞一聞。喜歡的就湊近口鼻用力吸幾口,若是似曾相識的氣味還會開心做分享。因為嗅覺,孩子連結生活中的氣味。
學習,是透過感官而來。陪孩子從遊戲中一點一滴打開五感,開啟學習的好奇之心。